新统计数据显示,根据很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的调查,我国学生中近视情况重。数据表明,近10%的学生患有高度近视,这一比例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上升。在幼儿园6岁儿童中,高度近视患病率为1.5%,而到了高中阶段,这一比例激增至17.6%。可以看出,高度近视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。
近视的危害有多大?如何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?这三个关键变化阶段,值得家长关注!
近视症状的变化01眼睛从正常视力逐渐演变为近视
在近距离用眼时,眼睛为了看清近物,使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变凸,从而达到类似照相机那样调焦的功能。然而,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,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,看远时反而不能放松,引起看远看近调节失衡(表现为持续看近后看远模糊)。
眼睫肌的调节就如“弹簧”一样,如果过度使用眼睛导致眼睫肌过度紧张,就像拉紧了“弹簧”,使其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,“弹簧”的弹性会下降,无法在远处放松,这就是所谓的“假性近视”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眼睛从正常视力逐渐转变为近视。
02近视度数加深发展为高度近视
在真性近视发生后,如果继续过度用眼,眼睛疲劳得不到缓解,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后引起调节滞后,即物象不能准确性高聚焦在视膜上,而是聚焦在视膜后,造成远视性离焦。
视膜为了获得清晰成像,会朝着物体聚焦的地方生长,导致眼轴逐渐延长,近视度逐渐增加,终发展为高度近视。
03高度近视发展为病理性近视
在近视眼的过程中,如果眼轴的延长得不到有效的控制,随着眼睛的“生长”,眼球壁就会像“吹气球”一样被撑得越来越薄,从而诱发各种眼底并发症,甚至有致盲风险,则为病理性近视。可表现为黄斑萎缩、黄斑裂孔、视膜裂孔、视膜脱离、后巩膜葡萄肿等眼底病变,造成重的、不可逆的视力损害。
上述记载即为近视病情进程的变迁,认识到近视的实质后,您是否仍坚信眼镜是导致近视程度加深的罪魁祸首?
没有证据表明戴眼镜可以加深近视
发现近视后,一些家长和孩子会抵触戴眼镜。一是觉得影响外貌,二是认为戴眼镜会使近视度数加深,再也摘不下来了。种种顾虑导致明明近视了却不愿戴眼镜,等到度数加深了,迫不得已才配眼镜。
实际上,一旦确诊近视就需要及时进行干预。如果近视而不进行矫正,孩子看东西会感到费劲,大脑通过补偿机制(如:动眼调节、眯眼、歪头等)来改善模糊像,长期如此,不仅会导致眼睛疲劳,还会加速近视发展。
医学医生强调,佩戴符合度数要求且质量过关的眼镜,对于增强近视儿童的视力,恢复双眼正常的视觉功能,预防斜视、弱视等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。
近视舒缓的虚假宣传
眼科医生提醒:近视发生虽然不可逆转,但可防可控,建议广大儿童青少年“防在前,控在后”,保护好自己的眼睛。
在这里我们要再次提醒各位家长:近视防控要趁早,屈光档案建立好。远视储备不能少,课余时间户外跑。近视发生不要慌,专業医院去验光。眼镜不要随便戴,谨防度数长得快。近视防控义务重,科学防控是关键。
上述关于【高度近视症状不是突然出现的,这3个重要阶段家长们务必关注!高度近视症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,这3个关键阶段家长们务必把握!】的内容仅为概述,欲获取更多眼科知识、费用详情【在线咨询】进行一对一交流
评价(已有人点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