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危险用眼行为依然比较普遍,仅有45.4%的学生用眼距离大于一尺,28.3%的学生用眼距离甚至低于20cm。
通过对庞大的青少年视觉行为数据进行深入分析,可以发现青少年近视与这些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,以及青少年用眼习惯的地域差异。基于这些发现,从孩子的用眼距离、用眼时长、用眼环境光照强度、户外活动时间和用眼角度这五个方面,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的方案,从而更科学地矫正近视,帮助更多孩子远离近视问题。
研究结果表明,83.2%的学生在单次近距离用眼时,持续超过40分钟,其中有53.5%的学生用眼时间超过了120分钟;随着年龄的增长,只有6至9岁的学生每天进行1小时的户外活动,而10至17岁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均不满1小时,且随着年龄的增加,户外活动时间逐渐减少;理想的用眼角度应保持在±5°以内(保持上半身直立,目光直视的规范坐姿),然而大多数学生在第二天的用眼行为中,98.3%的用眼角度时间都在±0-15°之间,仅有1.7%的用眼角度时间超过了±15°,这被视为不靠谱的用眼习惯;此外,33.7%的学生在光照不足200lux的环境中用眼(标准的用眼光照环境应包括室内正常光源外,还需增加一个台灯光源),这容易造成眼睛负担,并可能引发近视的加重。
对于报告中呈现出的地域特征和城市差异,一二线城市学生比其他城市学生用眼距离更近、用眼时间更长,阅读环境光照更好,其他城市学生不如一二线城市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长。在周六日,学生用眼距离比在校期间更近、阅读环境光照更暗、户外活动时间更少。
研究青少年用眼行为的地域、城市差异,可以更好地协助当地政府部门落实近视矫正工作,帮助父母更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,从而更科学地做好青少年近视矫正。
依据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及高度近视发病率的情况,这些近视的儿童青少年中,大约20%日后会发展为高度近视(近视度数≥600),而高度近视可引发多种重并发症,如白内障、视膜脱落等,这将大大增加他们丧失视力的风险以及相关痛苦。
角膜塑形镜的优点
1.是一种非手术无明显创伤的视力矫治技术,无需手术,不去伤角膜;
2.可以快速降低近视度数,提高裸眼视力,特别对于500度以下近视眼质量尤其明显;
3.只在睡眠时配戴,白天不用戴眼镜而可以维持清晰的视力;
4.对眼睛产生的改变是可逆的,只要停止戴镜2周左右,角膜可以完全恢复原来状态;
5.患者的近视加深速度变慢,甚至停止加深。
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,如果您还不了解,欢迎拨打中卫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、或登陆官方、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咨询预约,中卫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。
备注:图片来源于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义务编辑:王一点
评价(已有人点评)